《搜索》(谁逼死了叶蓝秋-《搜索》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08月19日 06:31:17 阅读数:2人阅读

人性不是符号化的非黑即白。每个人对道德批判的临界点,首先应是自己的行为底线。

陈凯歌有一部电影《搜索》,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,心底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,到底是谁逼死了叶蓝秋?

通过一个自媒体,人们都看到了她不给老人让座的事实,人们都听到了她不让座面对质疑的回应“……要坐就坐我腿上”,人们有了是非的评判,人们选择在道德高点发起围剿。

《搜索》(谁逼死了叶蓝秋-《搜索》)

没有人知道背后她罹患癌症的事实,没人知道公交车上那一刻她其实已经神智恍惚。

这是一场舆论的审判,没有庭审当事人的答辩,没有客观的取证,更没有律师的专业辩护。

在舆论的强势威压面前,她的老师、同学、朋友、同事在良知的阵地纷纷败退,在情势的裹挟下向莫须有的指控添砖加瓦,顺势而为的言论站位是自保和安全感的的人性常态。

最终叶蓝秋选择在一个没有网络谩骂,没有舆论喧嚣的清净日出,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不知真相的大众认为他们站在正义的一方,了解真相的少数人选择沉默的无可奈何。人性温度的土壤,在一个鲜活的个体面前日趋冰冷。

《搜索》(谁逼死了叶蓝秋-《搜索》)

而那些网络里出现的名字,不仅仅是一个个符号和代码,那背后是一个个有尊严的个人,而网络允许伤害的尺度,其标准适用每一个弱势的人。

在短视频成为意见表达和价值创收风口的今天,无数个视频IP就是无数个庭审现场,只有法官和旁听群众。

证据就是某个视频取证,某段当事人的文字堆砌,以及当下最流行的截图和录音。

而所谓裁判标准,往往是视频博主的个人价值观。

在这种先判后审再取证的逻辑下,无形之中,网民成为事件的评委和裁判,舆论成为工具,造成舆情。

面对社会热点,键盘那一刻变成好声音评委的拍灯,伴随着当事人洋洋洒洒的文字和截图,我们华丽转身。

而人性不是符号化的非黑即白。每个人对道德批判的临界点,首先应是自己的行为底线。

《搜索》(谁逼死了叶蓝秋-《搜索》)

说回电影,《搜索》这部电影并不卖座,同期的《画皮2》票房是它的数倍,导演一思考人生,票房就瞌睡发蒙。

有时候我们会责备当下的所谓大导演越来越俗不可耐,但现实是深度思考有时和商业并不一定挂钩。毕竟像《药神》这样的神作,是稀缺的经典。

所以,更为这些导演的创作动机点赞。